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 > 視界快報 > 正文

重慶北碚:走街串巷的生態環境義務監督員 讓無廢理念更加深入人心

“廢紙板、礦泉水瓶甚至廢衣物都是可以拿去回收站賣掉的,如果實在想扔,就扔進標有‘可回收物’的藍色垃圾桶……”在北碚區水土街道和悅社區,社區后備干部、生態環境義務監督員張家潤正在為社區居民宣傳垃圾分類,不同的是,他從社區居民的實際出發,用更“接地氣”的話,讓居民聽得更仔細,更受用。

b15d7c5e6d1cecca97cf7928ebbb8ab.jpg

張家潤所在的和悅社區,人員構成復雜,且處于城鄉交接的地方,居民居住習慣差異也很大,但讓更多的人了解環保知識,既是工作也是一份責任。

“面對不同的人群要用不同的方式,這樣他們更容易接受,也更加喜歡?!睆埣覞櫿f,在面對學生群體時,他與北碚區生態環境局的工作人員、志愿者一起,在開學時開展“垃圾分類——花朵開學第一課”主題教育,組織學生們參加“無廢城市”記錄及繪畫大賽,給學生們講解“無廢城市”通俗讀物和動漫口袋書。

在面對社區居民時,則通過小游戲、入戶講解和志愿服務向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等知識,讓他們能辨別,從而更好地參與這一項社會工作。正是這一系列的舉措,這些走街串巷的環保志愿者成為居民的知心人,小區有什么環境問題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他們。

1dbb9f5926503e376c7307df043b74e.jpg

“小區哪里有油煙,周邊哪里有污水、噪聲,微信群里都會說?!睆埣覞櫿f,這也讓他們最快了解到社區的環境動態,從而更好地讓相關部門進行跟進和處理,也讓社區的環境更加美好。

據悉,自去年開始,北碚區成立全市首支“生態環境義務監督員隊伍”,發動全區17個鎮街190個村社192名義務監督員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監督,構建起“技防+人防”互補并重的網格化環境治理新格局,打通村(社區)環境宣傳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如張家潤一般的生態環境義務監督員,他們走街串巷,深入社區、農村,用最樸實的方式,傳播環保理念和知識,成為北碚區推動“無廢城市”建設,構建全民共建體系,根植綠色發展理念的新亮點。

此外,北碚區還打造了“無廢城市”主題展廳,各類“無廢城市”文創產品,結合“零碳小屋”等設施,在生態環境義務監督員的串聯下,形成獨特的“全民無廢”文化,讓無廢理念更加深入人心。

(市生態環境局供圖)

(  作者:羅希睿  )

(  責任編輯:王怡  )

【版權聲明】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(視界網)、重慶手機臺”的所有作品,系由本網自行采編或經授權使用重慶廣電集團(集團)各頻道節目,版權及相關權利屬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(視界網)所有。未經本網授權,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經本網授權使用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(視界網)、重慶手機臺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【免責聲明】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(視界網)、重慶手機臺、掌上重慶移動終端未標有“來源: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(視界網)、重慶手機臺”或其LOGO、水印的文字、圖片、音頻視頻等稿件,均為轉載稿。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權利人與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(視界網)聯系,提供相關證明材料,本網將依法處理。本網聯系電話:67175860

重慶手機臺
正在播放国产强行反抗|性xxxxfreexxxxx欧美牲交|亚洲精品线路一|九九九精品视频在线观看